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网络共和国的民主前景何在:简析Cass Sunstein的Republic.com

  Sunstein在这本书里指出﹐当网际网络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以自主选择我们所要接收的信息、任意拒却我们不希望接收的信息时﹐无论是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女性主义者或者种族主义者等等﹐都可以基于自己的选择﹐活在一个可以针对信息进行完整的系统性过滤的世界里﹐选择只接收合乎他们自己观点、甚或不断强化这些观点的信息﹐这样的世界很快会因为网络科技的进展而充分实现。Sunstein认为﹐这是一个人人可以为自己量身设计自己的报纸的世界﹐在这个新闻管道转化成Sunstein所称的Daily Me的世界里﹐我们的所接收到的新闻报导﹐我们所认知到的事实﹐极可能都只是经由特定观点过滤后的版本﹐我们甚至会让自己不暴露在得以充分接受各种不同信息和意见的环境里﹐这样的世界﹐即使仍然呈现出新闻、信息或意见管道「多元」的表象﹐但是﹐在这个表象背后﹐却是互不沟通和自行窄化的「多元」﹐和过去至今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或互动关系中便不时会接收到各种信息和意见(例如每天翻阅浏览一般报纸时不免会接收到许多种类的讯息、走过街角时可能遇到有人散发传单或者高谈阔论)的世界相较之下﹐显然有极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和意见管道相对窄化的世界。这个趋势﹐不但将导致整个社会欠缺对话和讨论的结果﹐还可能会让人们偏执地耽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或观念﹐这种现象对于民主社会的未来﹐将是极为严酷的考验。其之所以严酷﹐乃是在于原先民主社会所仰赖的透过充分对话和讨论﹐针对公共议题进行彻底辩论的机制﹐在这个世界里已经遭到架空﹐大家已经逐渐失去「互相说服和改错」的机会。
  其次﹐Susntein进一步指出:更令人担忧的是﹐当我们长期生活在这个透过新闻、信息和意见管道的窄化而强化个人观点的世界里时﹐沟通交往的对象便极容易限于所持观点意见和自己相似的人﹐透过这种沟通交往模式﹐甚至会进一步强化自己未能察觉的偏见﹐集体形成极端的立场﹐让社会上普遍出现所谓的「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现象﹐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社会对立出现。究诸实际﹐此种群体极化的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抱持仇恨特定族群立场的群体(hate group)身上﹐同时也出现在其它比较能够为社会所接纳的诸如堕胎或同性恋人权等议题的讨论中﹐这种现象从英文网络世界针对上述议题所设立的网站数量和内容来看﹐便不难窥知。换言之﹐群体极化的现象﹐已经逐渐普遍化﹐此一现象的普遍性﹐也为民主的未来带来不少疑虑:当我们懒于接收不同信息和意见、懒于对话时﹐当我们逐渐聚集成群、出现群体极化的明显倾向时﹐当我们逐渐失去互相说服和改错的能力时﹐慎辩熟虑的民主生活﹐自然也就难以实现﹐美国宪法史上著名的大法官Louis Brandeis说过的「疏懒的人民是自由最大的敌人」(The greatest menace to freedom is an inert people.)这句话﹐或许便有其值得省思再三的价值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