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院的非行政化,一个宪法问题

法院的非行政化,一个宪法问题


孔志国


【全文】
  今天,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早就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以及理论的探讨,而是已经被
  正式载入了我国宪法。可以感觉、可以预料的是,它不但正悄悄地影响着而且将来肯定还会改
  变我国现实政治体制的构架。
  法律上的约定和政纲、决策上的认同并不必然意味着某一制度的构造与实施的真正推行。在
  我看来,目前,法治在我们国家遭遇到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境。诚然,我毫不否认,法治决定不
  是呼之即来的东西,只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足够成熟的时候,才能成为
  事实。可是,我并不同意把敏感的和看似不可撼摇的东西――比如我国的政治现状和传统文化
  至今对人们言与行的深刻影响――作为我们逃避法治的理由(也许我这句话太重了些),进而
  得出“法治需要时间,也许我们只能等待”的结论的做法。虽然我承认这种说法及这种说法的
  种种依据不是毫无道理,而且,坦率地说,我曾经一度或许现在仍然从心底里多多少少受着此
  种论调的影响,但是我认为它是不负责任的,把应然的实然的困难林林总总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固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不过总让人觉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太遥远、太缈茫,从而最终放弃
  心中那个一直被视为永恒的梦想。
  实际上,形势并非我们想象得如此糟糕。我们至少可以断定,法治是我们国家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和政府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
  会稳步向前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离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近,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有学者言,
  我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已初具现代化国家的轮廓也无妨。
  可能一些人会讲,无论如何,一个经济现代化国家的出现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法治国的诞生。
  表面上看,这句话实在是充满了理智和思辩,显得无可辩驳。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来看经济现
  代化,假使经济现代化只是暂时的经济领域的繁荣,那么,法治根本就用不着考虑,纵观世界
  各国历史,被奴隶主把持着也罢,被封建帝王控制着也罢,于那些现代化在所有人的观念里还
  是一个未知数的时候,谁不曾有过值得炫耀的几页辉煌?假使经济现代化是指经济相对持续、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