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基层公安工作中效率的思考

  按照规定,治安, 联防队员的任务是协助公安机关的工作,他们是无权独立办案的。但是由于
  派出所的警力不足,顾此失彼,往往造成治安联防队员违法办案。由于这些人员接受的正规培
  训很少,甚至没有,法律意识, 政策水平低下公安业务知识贫乏,在办理具体的案件过程中,
  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却总是会把矛头指向派出所。
   2.  在工作的安排上,派出所缺乏自主权。在这里,所谓的“自主权”不是指任意发
  挥,主要指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连续不断的“专项斗
  争”和“专项治理”,打乱了派出所的工作计划,为了完成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和指标,不得
  不挤用基础工作的时间和警力,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在此不能信口雌黄,很多方面在法学
  界本身就尚存争议。比如说“严打”(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旨就是法
  律的权威性。而“严打”,必然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更何况有“严打”,必然对应有“宽打”
  或是“松打”,执法的不稳定性,在短时间内似乎卓有成效,但从根本上或是从长远考虑,则
  是有违法治的连贯,损害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3.  社会上对公安的职责范围的认识存在误区。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的,社会分工理念的提出源于对效率最大
  化的追求。公安工作当中,同样需要的是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任何工作都不是面面俱到的。
    “有危难找民警”是老百姓不成文的规矩。公安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职权范
  围是法律, 法规明文规定的,而且只能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排解纠纷。职权范围内的不作
  为是违法,职权范围外的作为也是违法。比如,现在涉及到民工的“劳资纠纷”特别多,而民
  工却往往把求教之手伸向派出所。按规定,类似的经济纠纷应由劳动部门或是法院依法处理,
  我们的民警只能是爱莫能助,可总是会面对怀疑的目光,以为是推诿和歧视。
     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中国,很多问题既有个人主观上认识的不足,又
  与体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寄希望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正如我们憧憬改革,变革落后
  的, 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和思想。小平同志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这个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